球盟会科技(qm)官网-全球领先室温超导体应用解决方案

行业动态

开发区奋斗者|他坚守十余年终破超导困局

日期:2025-07-20 11:00:49     作者:admin     阅读


  

开发区奋斗者|他坚守十余年终破超导困局(图1)

  在位于吴江开发区的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展厅内,几卷颜色各异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样品有序陈列。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却承担着破解能源与科技瓶颈的重大使命,也承载着东部超导董事长张国栋的远大梦想。

  作为东部超导的掌舵人,张国栋用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在高温超导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的道路上书写了一段从“0”到“1”的突破传奇。

  东部超导是永鼎集团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但早在2011年,时任永鼎集团总监的张国栋就已敏锐察觉到超导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着手布局这一尖端科技赛道。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抗磁性和约瑟夫森效应等三大特性,一旦突破应用瓶颈,就能改写整个能源传输的底层逻辑。但当时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只能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不说,性能还总和预期有差距,于是,我们决定自主研发。”张国栋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带领团队开启了一场为梦而战的球盟会征程:从全球范围搜寻顶尖科学家,开展产学研合作,正式进军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

  彼时的超导产业尚处 “寒冬”,从前期的技术追踪,到团队引进、公司组建,每一步都充满不确定性。“当时超导材料的应用场景还不清晰,研发投入巨大,每年烧掉几千万却看不到回报,产业化更是‘摸着石头过河’。”回忆起步阶段,张国栋坦言压力如山。

  “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这是张国栋一直秉持的信念。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制备出我国第一根有超导电流的千米级带材,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基于IBAD+MOCV球盟会D技术路线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线年,张国栋团队承担了国家“十二五”863项目,其中一根1130米长的带材超导临界电流达到570安培/米,创下当时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性能的世界纪录。

  此外,张国栋还带领团队进行专利规划、布局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他个人共获得专利授权4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项,逐步构建起东部超导强大的技术实力。

  作为“基于第二代(YBCO)高温超导材料的直流输电及消磁电缆研制技术”项目负责人,张国栋统筹研发方案、协调资源、监管经费,甚至亲自参与试样检测与验收建议。

  2020年6月,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示范工程建设启动,在同里中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基础上,建设一条总长100米的高温超导直流电缆,连接起10千伏庞东直流中心站和周边一厂区的直流配电房。该项目中的高温超导低压直流电缆由东部超导自行设计生产,实现了该超导电缆系统核心材料的国产化。2023年11月,电缆成功在苏州并网投运,这是国内首条高温超导低压直流电缆,填补了我国在该应用领域的空白。与交流超导电缆相比,其电网线%,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能源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张国栋还联合国内超导科研院所、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成立了“苏州市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应用创新联合体”。从实验室样品到实际应用,张国栋用“细节决定成败”的工匠精神,将超导材料的“中国方案”变为现实。

  从技术突破到真正实现产业化,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近两年超导材料产业化的方向逐渐明朗。随着可控核聚变与磁感应加热两大应用场景技术研究持续突破,超导材料作为核心材料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其市场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张国栋也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发展机遇。

  “可控核聚变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超导材料就是这颗‘人造太阳’的心脏。在磁感应加热领域,超导技术是节约电能的绝佳方案,一台兆瓦级超导磁感应加热炉一年能节省约600万度电。”张国栋谈及未来难掩兴奋。

  如今的东部超导,已成长为全球MOCVD技术路线的领军企业,技术能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超导材料强势赋能能源、信息等前沿科技领域,能够高效促进产业升级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典型的、有巨大潜能的‘新质生产力’。”张国栋笑着说,“我们有望在2026年实现超导材料年产能1万公里。有了前期的积累,我们现在充满信心!”

  从推动技术攻坚到助力产业突围,从带领团队填补空白到实现行业领跑,这位深耕超导领域十余载的科技“守夜人”,正以引入“耐心资本”的智慧与坚守“长期主义”的韧性,为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聚积更强的火种。